欢迎访问本站,如有需要请联系我们
评酷网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新款上市

朝廷翻译机构兴衰

作者:habao 来源:未知 日期:2020-6-27 14:25:55 人气: 标签:翻译机构
导读:永乐五年(1407年),其时尚未正式迁都,永乐帝在南京创办了一所朝廷的语言学校——四夷馆。四夷馆既是国家翻译处,又是培养多种语言人才的学校。明初随着朝廷与边陲地

  永乐五年(1407年),其时尚未正式迁都,永乐帝在南京创办了一所朝廷的语言学校——四夷馆。四夷馆既是国家翻译处,又是培养多种语言人才的学校。

  明初随着朝廷与边陲地区及外国交流日趋频繁深入,汉语之外的语言人才显得越来越稀缺。永乐五年(1407年),其时尚未正式迁都,永乐帝在南京创办了一所朝廷的语言学校——四夷馆。不久迁都,四夷馆随之迁到长安左门外玉河西岸。

  四夷馆开办之初隶属翰林院,后改由太常寺少卿负责馆务,于翰林院。初设鞑靼(蒙古)、回回(波斯)、女直(金朝女真)、高昌(畏兀儿)、西番()、西天(榜葛兰即孟加拉)、缅甸与百夷(傣族)等八馆。正德六年(1513年)增八百(兰纳)馆,万历七年(1579年)增暹罗(泰国)馆。

  开馆之时,旨命礼部选胡礼等38名国子监生入翰林院学习译书,每人月供米一石,逢开科取士,可以参考。虽然一开始监生入馆学习少数民族与外国语言,不影响参加科举考试,但是语言学习必定影响五经的研读,从而大大降低获取科甲正式的几率,兼之语言学成后,只能担任翻译之事,升迁困难,转行进入其他重要部门更是缥渺。所以在社会普遍科甲通畅的时代,读书人并不愿意投身此业。因之,朝廷很快放弃了在年轻举人、监生中遴选,改为面向社会招生。学习年限一般是3年到6年,最多9年。3年初试未通过者,可以继续学习3年再试,若仍未通过,开恩再学习3年参加三试。

  无论哪次考试,只要能通过,合格者就给予冠带,留馆任译字生或通事,译字生主要负责翻译朝贡国家往来文书,通事主要负责口译与教学。工作3年后授官,大都为鸿胪寺中下级职位。最终未通过考试者黜退。招生年份也不确定,完全看朝廷需要。譬如正德三年(1508年)招107名,嘉靖十六年(1538年)招120名。待到隆庆初年(1567年),30年内未招新生,馆中仅剩译字生一二名。

  一般以通事(口译)为教师。其中很多是操母语的少数民族与外国人士,譬如鞑靼馆开办时,教师多是留用的蒙古旧官。吕维祺辑《四夷馆增定馆则》卷二说:各馆缺人教译,具呈内阁行礼部请敕各边访取谙晓番译人员赴部,授以,送馆教译。王载《四夷馆考》“缅甸馆”谓:弘治十七年(1504年)“因本馆译学失传,行云南镇巡官取人教习。缅甸宣慰卜剌浪差酋陶孟思完通事李瓒等进贡。并送人孟香、的酒、香中三名,留本馆教授,俱授序班职事”。

  学习不同民族语言,需要了解该民族的文化背景,诸如历史地理、风土人情、禁忌习惯等。万历六年(1578年),王载以大理寺少卿提督四夷馆事,期间编辑《四夷馆考》(二卷)简介通贡与明朝的交往史与其国概况,以便译字生“知夫彼国之委悉”,如此必有裨于业务学习的深入。今天学习外文也是如此。

  顺治元年(1644年)改四夷馆为四译馆,仍隶翰林院,以太常寺少卿一人负责,同时裁撤了鞑靼、女直两馆,保留了回回、缅甸、百夷、西番、高昌、西天、八百、暹罗八馆,功能职责未变。乾隆十三年(1748年),四译馆划归礼部,更名为会同四译馆,痦子的位置与命运图同时将八馆合并为西域与百夷两馆,由礼部郎中兼鸿胪寺少卿一人负责。四译馆的语言专业仅局限于我国少数民族与亚洲语言,并无如英法德等语种。

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,清朝于1862年8月正式开办同文馆,聘请西为教习,起初只有英文,后又增加了法文、德文、俄文、日文。而四译馆的功能则日渐衰微,不久便被朝廷撤销。

  ·遵守中华人民国有关法律、法规,尊重网上,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。

  

下一篇:中国教育在线
共有: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
发表评论
姓 名:
验证码: